生态文明启蒙的青春接力已经坚持了21年

2023-04-18 18:02:31

  时隔10年,当宋文清见到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孙英杰时,“感觉挺神奇的”。

  2012年,孙英杰作为该校环保科普宣讲团成员,到山东省潍坊市为在校学生宣讲环保知识,正在读小学的宋文清便是台下的学生之一。

  宋文清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时听完以后意识到垃圾污染严重,环保意识也有提高,“印象还挺深刻的”。

  2022年,宋文清考入青岛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再次见到孙英杰时,一眼便认了出来。

  到小学开展生态文明启蒙教育,是一项由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发起的校外实践活动,自2002年启动以来,一批批大学生接力进行,已坚持了21年。

  从娃娃抓起

  2000年,山东省青岛市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孙英杰告诉记者,那时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比较弱,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处理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他开始思考,“怎么去做这个事儿”。

  之前,青岛理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已经关注到了白色垃圾、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身边的污染情况,认为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状况。于是,他们找到了与“垃圾”打交道的孙英杰。

  孙英杰带着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学生调研后发现,不管是环保意识还是行为,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成年人的习惯很难改变。“小孩教好以后,他的父母都不好意思做不好。”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孙好芬告诉记者,一开始是想从理论方面去做调研,然后再找数据进行验证。后来发现,“从娃娃抓起,是特别有必要的”。

  2002年,环保科普宣讲团正式成立。青岛理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的环保行动在以往开展净化海滩、美化校园、变废为宝等行动基础上,渐渐地走进小学校园,把环保知识带到小学课堂、讲到小学生心里,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如今,已经有2000余名教授、大学生参与到宣讲中,他们的足迹遍布山东、浙江、辽宁、新疆等9个省份的82所小学。

  “年轻人是最厉害的”

  环保科普宣讲团成立后,孙好芬第一个报了名。很快,她意识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稍微欠缺一点儿,讲起来比较费劲,进校园之后怎么办?

  孙好芬发现,本科生在宣讲时会将地球比作妈妈,告诉孩子们要像保护妈妈一样保护地球。“我们就随口把‘地球妈妈’讲出来了,但他们会让小学生真正地从保护妈妈这个角度来保护地球。”

  为更好地做好宣讲,学生们还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他们甚至用表演、画画、制作模型等方式与小学生交流。

  孙好芬记得,一次关于白色污染的宣讲中,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完成了宣讲。在图画中,白色的塑料袋挂在树上,小鸟以为是巢穴,便把卵产到塑料袋里。但是,塑料袋被大风吹到地面上,鸟卵被摔破,导致小鸟尚未出生就没了生命。她觉得,学生不仅从环境脏乱差的角度宣讲,而是上升到保护动物,这是更形象、深入的宣讲,使环保启蒙得到了升华,而不是简单的启蒙。

  “我觉得年轻人是最厉害的。他们会想一切办法让小学生接受。”孙好芬说。

  青岛市第五十三中学小学部教师王姿懿说,传统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因为场地和资源的限制,孩子们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践。青岛理工大学宣讲团队的授课一部分是知识性课程,另一部分是实践性课程。在实践课中,孩子们与大学生一起种植多肉植物,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得到实践锻炼,“孩子们是非常开心的”。

  从微观到宏观去引导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发展,该校的宣讲也从一开始的环保逐渐扩展到生态文明范畴。

  孙英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讲垃圾分类主要侧重于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后来讲垃圾为什么会产生。现在,我们与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引导他们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的角度,而不是从污染治理的角度去考虑。“慢慢地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去引导。”孙英杰说。

  宣讲团队成员边宣讲边调研。在青岛市,宣讲团在理论课中体现海洋资源,在实践课中开展净滩活动。在陕西省,宣讲团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开展针对性课程设计。黑龙江省依靠着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宣讲团把保护森林定为核心课程。

  宣讲团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实践和解决环境问题当中,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不能只做一天,“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在给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带着知识去服务社会,带着实践经验再回课堂,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校实践育人的效果。”青岛理工大学团委书记苏伟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姜继葆 通讯员 花会娟 何珊珊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