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江河——在青藏高原做环保志愿者

2017-08-18 11:13:36

   1.19.5.jpg

      高原缺氧,连炒个家常菜都变得很难。图为谷以成在烧菜。 他是南京市级机关一名干部 ,他到10月份就60岁了 ○,他坐30小时硬座自费去格尔木做环保志愿者。

1.19.jpg

 

  老杨,拥有四家公司的老板,十余年来奔走在滇川青藏的公益之路上,无怨无悔。

1.19.2.jpg

 

  电气工程师老赵,青藏线上的志愿者,哪个驿站有事,他驾起摩托就奔过去。

1.19.3.jpg

 

  来自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他和她,双双去长江源头做志愿者,在4540米的制高点上,成就了爱情。

1.19.4.jpg

 

  1

  一个月前,我坐了30小时的硬座火车到了格尔木。

  实际上,我为了这次环保志愿者之行,已经准备了大半年。网上报名,资格审查,考官面试,健康体检,一项一项地过。

  绿色江河,一个民间的NGO,弄得这么正式严格,更增加了向往的兴趣。

  当我说出我的计划的时候,有朋友瞪大眼睛说,你还玩真的啊?想捡垃圾就在南京捡好了,跑到高原去捡什么啊?

  我告诉他们,那是长江源头,如果从头开始就污染了,那么从上游,到南京,一直到上海,就全污染了。

  留不住源头蜿蜒的细流,还去寻找什么大海的尽头?

  当然,我的内心,还有一份对那片神秘地域和绝美风景的心驰神往。

  但是,事情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简单。

  2

  绿色江河,在联合国都得奖的知名环保组织。20年来,致力于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保护站。守护藏羚羊,守护斑头雁,守护烟瘴挂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环保义举。现在,又把目光投向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被称作“通天公路”。全长1937公里,跨过三条大河:长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作为西藏运输的大动脉,90%以上进藏物资都由它转运,数以万计的货车昼夜不停地行驶。近些年,熙熙攘攘的骑行者、自驾客、背包族,又络绎不绝地涌入。每天,也有数以万计的各种垃圾从车窗沿公路向着两侧不断扩散,严重威胁着江河水源地和草原生态的环境保护。捡拾垃圾,给垃圾归类,就成了我们工作的日常。

  改变,要靠宣传影响,要靠身体力行,但也需要让垃圾有流向渠道。绿色江河正在做的是,沿青藏公路从格尔木到拉萨,修建18个绿色环保驿站,一方面为过往司机提供免费公厕、充电、饮水、WiFi以及休息服务;同时,也请司机将车上的垃圾,放到分类的回收箱,换取特色纪念品,力求“垃圾不落地”。然后,将垃圾分类打包,通过空载车辆带到格尔木驿站进行最后处理,这是一种良性互动。

  我们这一拨,正赶上建设驿站的任务。

  各种活儿:支帐篷,搭雨棚,接水管,树标志,驿站运转需要的细碎琐屑。还有,宣传、接待、维护、收集垃圾、分类打包、销售义卖品。

  驿站的选址,主要考虑两点:一是能够欣赏到那一段最美的风景,二是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荒漠戈壁。

  比如,昆仑山驿站,就建在西大滩昆仑山冰川脚下,海拔4177米,东有昆仑的主峰玉珠峰,西有道教发源地玉虚峰,连绵的昆仑雪山尽收眼底,青藏铁路横穿而过,过往的游客大多选择在这里停车歇脚,欣赏美不胜收的风景。

  而在荒原上建设驿站,条件可想而知,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水是用卡车从很远的一个企业拉来的,虽然驿站附近也有湖泊和山溪,但是,前者很多是咸水湖,盐碱成分很高,而且可能含有重金属;后者则是泥沙俱下浑浊不堪,根本不能饮用或者洗涤。因此,两个水箱里的水,就格外珍贵。除了一日三餐烧开水和简单的洗漱之外,其他就尽量少用,更不要说洗澡了。

  电是两块太阳能板,每平米1000瓦,只能够应付照明。如果连续好几天阴天下雨,太阳能便罢工不来电。

  住,是在开了两个小窗户的集装箱里,放了几张铁架子床。“早穿棉袄午穿纱”,这里的温差很大,中午热,夜里冷,多半要钻进睡袋,才能抵御寒冷。

  吃,是用煤气罐自己烧饭,大家轮流当厨。记得我一去就担此重任,满怀信心地想露一手。那天做的是炒土豆丝,外表已经炒得面掉了,里面却还是生的!老志愿者告诉我,因为高原缺氧,水都烧不开,炒菜自然也不容易熟,必须将土豆丝先放在高压锅里煮一下,然后再炒才行。与其说是炒菜,倒不如说是煮菜。不过,大家也都吃得津津有味,顿顿盘子见底。志愿者的经费源于社会捐助和企业赞助,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因此,志愿者手册里明文规定,早饭是稀饭小菜,中午晚上是一菜一汤,每天10块钱的伙食标准,不许超支,养成惜食的习惯。也不允许搭车到镇子上打牙祭,即便那是花自己的钱,严格的纪律,必须恪守。

  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欲望自然就会降低。

  关键是,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都能变得简单。

  3

  和我有半个月交集的驻站志愿者,是两个老伙子。

  老杨,从昆明来。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看上去像个农民工包工头。谁能想到,他居然经营着四家公司,汽车销售、维修、品牌代理,做得风生水起;郊县还有一个农场,生产各种无污染无公害有机产品。是个地道的大老板,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追随绿色江河十余年,多次在滇川青藏之间往返。家人和亲友都担心他的身体,吓唬他说迟早把命撂在高原。他说,那也值了。

  老赵,来自沈阳,是一所师范学院后勤处的老师,电气工程师。水木电气五金杂项,就没有他不会的。学校上亿元的大楼就是他负责建的,里面每根管道、每颗螺丝,他都了如指掌。缺个教授上课没什么,但校长离了他,好多事情就玩不转了。他还是个摩托车发烧友,本来是要暑假驾车走拉萨的。但是,却做了特殊志愿者,这次把他9万多块的宝贝从东北托运过来,哪个驿站上有事,他就跨着铁骑驶上青藏线,奔将过去。

  辽宁、江苏、云南,集中到格尔木一个焦点,像一个扇面;或者,又由这个焦点,辐射开去,穿过大半个中国。

  他们本来都过着优裕自在的生活,却偏偏要到这里来吃苦。

  志愿者中最多的还是那些大学生,最初的动因大多是想利用暑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和户外拓展。

  90后,每个人都是家里的惯宝宝,不懂柴米油盐,不会独立生活。像一个新兵蛋子,懵懵懂懂地就上了前线。

  但是,在志愿者队伍里,他们不懂的,弄懂了;不会的,学会了。

  虽然,因为饭菜难以下咽,因为手上磨出了血泡,因为夜半时分想念妈妈,因为没有机会去向往的地方尽情玩耍,有过遗憾叹息,甚至是哭鼻子。

  好在,都挺过来了。

  现在,他们在阳光下像个孩子,在风雨里像个大人。

  一个月的高原冰川的洗涤,洗掉了他们身上的浮躁幼稚,也收获了人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4

  也有人收获了爱情。

  男女主角都是来自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应届毕业生,男孩练搏击,女孩练短跑。四年前,一次新生活动,在人群中互相多看了一眼,就都认定了对方就是另一个。但是,四年里,各自发奋学习,刻苦训练,几乎没有时间与由头,捅破窗户纸。

  就在毕业前夕,男孩以一个特别的方式,传达爱的信号:申请去长江源头,做绿色江河的志愿者,也邀女孩一同前往。女孩一口答应了。他们都知道这次高原之行,对他们的特殊意义,辽远而切近。

  在沱沱河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两人形影不离,一起做志愿者的各种工作,观测,走访,宣传,捡拾垃圾。男女搭配,工作不累。晚上,两人就在辽阔的星空下,说着情话,想着未来。

  后来,男孩放了个大招。在做志愿者期间,恰逢女孩过生日,男孩暗中操作,为女孩过了22年来一个最特别的生日,也抓住这一生难逢的契机,在4540米的制高点上,使出洪荒之力,对着长江源头向女孩大声表白:我—爱—你!声震冰川,响遏行云,成了史上最高的爱情告白。

  5

  感谢史前的那次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大碰撞,谱写了几亿年来我们这颗行星上最为壮观的地质篇章。在那次辉煌的“大陆之吻”中拔地而起的青藏高原,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了“世界屋脊”的壮观。同时,也凝固封存了大量远古的地质、地理、环境、气候、生态、生物,包括人类早期发展的种种信息。

  在我们志愿者工作期间,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第51个世界自然遗产。为此,我们以茶代酒,举杯庆祝。

  当车行到高处的开阔地时,极目远望,草甸、丘陵、荒漠、湍急或平缓的河流、一望无垠的草地、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尽收眼底。你会油然而生一种心胸开阔的豪迈之气,忘却了自私小己。

  入夜,星空低垂,伸手可摘,这时候,你仿佛离天堂最近。

  得益于生态保护的推进,在草原上,偶尔会有几只藏羚羊倏然掠过,惊惶地窜向远方。

  每次看到藏羚羊的时候,就会想起一句环保广告语:你最后一次听到鸟叫是什么时候?

  藏羚羊,会有最后一次么?

  对高原了解得越多,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责任感。

  6

  我从来不以为我们在高原做一个月的志愿者,就会给中国的环保事业带来多大的促进。但是,我们做了,我们用我们的良知,去呼吁去传播,总是会有一些回音的。如果,更多的人都去做,回音会越来越响。

  从青藏高原又回到了都市的喧嚣与匆忙。重新走在高楼大厦中间,面对着熙来攘往灯红酒绿,感觉竟然有些陌生和不适。

  这一个月的环保志愿活动,于我也是一次自我教育。未来,我会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对生活的无限增长的索取变为自我控制,只取所需,不取所欲。放弃一些便利与自由,比如以步当车,多用环保购物袋,少开空调,少用“一次性”物品,绝食野生动物等等。

  王小波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们离成功还很远。

  不着急,慢慢来,谁不是跋山涉水去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