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他们将海洋科普馆“打包”带到囊谦

2021-08-07 来源:中国青年网

  【走笔囊谦】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万玛加 光明日报通讯员 沈家迪

  3388公里,是浙江舟山与青海囊谦的距离。一个在东部沿海,一个在西部高原,却因浙江海洋大学师生的一个举动,两者联系了起来。

  “这叫蠵龟,是现存最古老、最大的爬行动物,因为背甲泛红棕色,也叫红海龟,现存数量比较少,这一只是海关查获后专门捐给我们学校的。”

  “这叫柳珊瑚,看起来像是植物,实际上是动物。”

  “这是路氏双髻鲨,是鲨鱼的一种,跟大家想象的大鲨鱼不一样吧,这个是幼鲨,是被非法捕捞的。”

  …………

  7月22日下午,在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的4名大学生志愿者,正在给学生们上一节海洋科普课。而引起学生们兴趣的是,那些从几千公里外“打包”运过来的上百种海洋生物标本。

  志愿者谢玉龙介绍,这些标本是浙江海洋大学为囊谦县小学生精心准备的,由甲壳类、鱼类、贝类、棘皮动物等四大类组成,其中包括“路氏双髻鲨”“蠵龟”“虎斑宝贝”等多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标本。除此外,他们还特别展出了由乌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组成的东海传统“四大海产”标本。

  几乎每一件标本,都凝聚着浙江海洋大学师生的心血。“像这一次我们带过来的10多种螃蟹标本,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都是我们用镊子一点点掏出里面的蟹肉,再黏合好外壳,几乎是完好无损,仅这一道工序,一个标本就要花3个多小时。”谢玉龙说,每一个标本都是经过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精心挑选的,学校专门组织团队奔赴囊谦,将这些标本陈设布展,在校园内建起了一个小型的海洋科普馆。

  目前这个海洋科普馆已经接待了1700多名学生参观。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校长俄金曲吉说:“这里大多数孩子没有见过海洋,更没接触过海洋生物,这些标本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了解海洋,激发他们探索海洋奥秘的兴趣。”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徐士元专门奔赴囊谦,指导海洋科普馆的布展。他说,在囊谦建设海洋科普馆是学校“海山计划”的重要内容。该计划是由浙江海洋大学红十字会牵头的一项集海洋科普、捐赠、送医等于一体的公益项目,自2016年起已组织实施5年,让青藏高原的孩子看到海、了解海、提高海洋意识是“海山计划”主要开展的工作。

  今年暑假期间,浙江海洋大学“海山计划”中的10名主要成员奔赴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除海洋科普馆的建设外,目前已经开展了海洋科普教育、海洋特色剪纸教学、应急救护培训、留学生英语课堂等相关活动。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3日 03版)

上一篇:武鸣区:为青少年制作丰盛暑期“营养餐”

下一篇:爱力延续·绽放光芒《幸福女神公益行》我们在行动!

猜你喜欢

“冰川潮信 山海共锦”海宁—黑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推广活动开幕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动开幕

当“诗画江南”遇见“冰川彩林”,一场跨越山海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话顷刻开启。5月9日,在钱塘潮涌的澎湃声中,浙江省海宁市与四川省黑水县共同奏响了新时代民族交融的华彩乐章。以海宁市为主场的“冰川潮信山海

1天前

“百里杜鹃传书香”越秀商管第二届图书公益募捐活动圆满举办

2024年,由越秀商管、越秀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百里杜鹃传书香”首届图书公益捐赠活动成功开展,以书为媒,搭建城乡知识桥梁,为贵州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的乡村振兴注入教育活力。202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如

2周前

河北沧州:小小馒头暖人心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凌晨5时的河北沧州街头,路灯闪烁,行人寥落。徐新拾掇停当,走出家门,奔赴位于新华区交通南大道的&ldquo

1个月前

朝闻通海外发稿业务:多维度剖析显著优势​

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企业和组织若想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有效的海外传播至关重要。朝闻通的海外发稿业务应运而生,以其全方位的优势,助力客户在海外市场实现广泛且精准的信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