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母亲依斯汗:30多个娃娃1个妈

2019-03-09 13:59:40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8日电(记者张晓龙、张啸诚)明年就满90岁的依斯汗记性已大不如前,如果不是到农牧区走访的干部细心,关于她的动人事迹或许会尘封更多年。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依斯汗在几十年间陆续接收过30多名牧区孩子在她家生活。2015年,新疆阿勒泰市一支驻村工作队在农牧民家入户走访,发现了这位30多个异姓孩子的“母亲”。

  依斯汗出生于1930年,她的父母都是贫农。从七八岁起,她就和父母一起到“巴依”(意为地主)家打工贴补家用。

  新中国成立后,依斯汗成为国营牧场职工。她和同事的工作是赶着牛羊在阿尔泰山区转场放牧。

  根据牧场安排,依斯汗在1975年前后下山定居。但许多同事仍要四季转场,年幼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草场上却没有学校可去。

  “父母在山里的草场,学校在山下的场部,草场远在萨吾尔山、额尔齐斯河河谷,骑马一天时间都到不了场部,我不让孩子来家里,他们上学咋办呢?”依斯汗说。

  依斯汗和丈夫育有9个子女,生活拮据的家里平添六七个孩子,负担陡增。

  有一次,依斯汗9岁的儿子木黑提进了家门就喊饿,要求多给他盛些饭,还想提前吃,依斯汗脸一沉,拒绝了这一请求。从此,家里的饭桌上多了位“公证员”,木黑提的四姐负责在母亲做饭时,监督弟妹们严格均分食物。

  被训斥过的木黑提已过不惑之年,对母亲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虽然外表严厉,内心却很柔软。”木黑提清楚记得,有一年和母亲坐着马车务农归来,马突然受惊,他迅速跳车,身材弱小的母亲却死命拽紧缰绳和辔头,不惜双手被割裂、身体被踢伤,也要控制住受惊的马。

  “马车正往场部走,那里有很多正在嬉闹的孩子,不拉住马就容易伤到孩子。”那天,望着母亲不断涌血的掌心,木黑提吓得直哭。

  牧民的孩子住在依斯汗家的时间有长有短:长则八九年,短则二三年。依斯汗没有上过一天学,却身体力行地教育了几十个孩子。

  布森加布现在是两个男孩的父亲。1996年,依斯汗循着敲门声拉开家门时,当时14岁的布森加布站在门外。

  “那时,家里两张长长的土炕挤满了人,炉膛上架着密密麻麻的裤子和球鞋,晚上我睡觉时妈妈在干活,早上我睡醒后她还在忙碌。”布森加布说。

  过去20年,在新疆阿尔泰山牧区转场放牧的人已大幅减少,老人和孩子纷纷下山定居,连一些职业牧民也把牛羊赶到山下圈养,享受起便捷的现代生活。

  布森加布在依斯汗家住到初中毕业,回家种了两年地,此后应征入伍。现在,他承包了30亩田地,家里还圈养着20头褐牛,和妻儿过着安稳的生活。

  “今天的孩子很少会遇到求学、住宿的困难了。但如果有一天,有人叩门向我求助,我也一定会敞开家门。”

  布森加布承认,这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我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有个伟大的老师。”

  1985年,依斯汗的丈夫因病早逝,但仍有孩子向她求助。

  依斯汗白天要为牧场工作,晚上要负责孩子们吃喝拉撒。同为女人,依斯汗50多年的朋友何桂花最知其中的苦。

  “冬天积雪1米多深,十几个孩子放学回来,膝盖以下全湿透了,她得一条条裤子洗、一双双鞋烘干。经常到了凌晨一两点,她家的煤油灯还亮着,她在给孩子补衣服、缝裤子呢!”75岁的何桂花心疼地说。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依斯汗从未将自己的付出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她没有收取过孩子、家长送来的任何钱或物。

  童年吃尽苦头的依斯汗只记得一句话,来自她善良的母亲:“要记得帮助别人,你会得到回报的。”

  这回报究竟是什么?“是那一声‘阿帕’(意为母亲)。”依斯汗说,“走到外面总有孩子认出我、喊我,能得到那么多人尊重,是我年轻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依斯汗帮助的30多个孩子均已成家立业,依斯汗的儿孙们现已多达1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