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起买卖象牙即违法 李冰冰等明星助阵公益宣传

2018-01-13 来源:互联网

   2017年12月31日起,国内商业性象牙定点加工单位和定点销售场所全部关停,市场上任何象牙制品加工及买卖都属于违法行为。

12月31日起买卖象牙即违法 李冰冰等明星助阵公益宣传

  ©Shutterstock_Lara Zanarini_WWF-Sweden

  2016年底中国颁布象牙禁贸令 推动国际象牙禁贸任重道远

  国务院于2016年12月30日发出《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通知规定,“2017年3月31日前先行停止一批象牙定点加工单位和定点销售场所的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

  为了普及公众对象牙禁贸的认识,李冰冰等明星加入公益宣传行列,倡导公众遵守象牙禁贸令,拒绝购买象牙制品。

12月31日起买卖象牙即违法 李冰冰等明星助阵公益宣传

  ©Martin Harvey-Canon

  由于庞大的象牙制品市场需求,2009年来每年约有超过20000头非洲象被盗猎。大象贸易信息系统(ETIS)数据显示,大量非法象牙经欧洲或东南亚转运最终到达中国。为保护非洲大象,针对非洲地区栖息地丧失、人口增长及贫穷、执法不力、司法腐败等问题,国际社会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为扭转全球的大象盗猎危机,2015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发表声明,宣布将逐步关闭各自国内的象牙市场。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象牙禁贸令颁布后,国内市场象牙市场规模整体呈萎缩趋势,交易量有所减少,象牙价格也有所下降,单店平均非法象牙数比2016年减少49%,网络新发布非法象牙制品广告数比2016年同期降低19%。另外,象牙购买在过去三年中呈现从传统消费城市向新兴消费城市转移趋势。

12月31日起买卖象牙即违法 李冰冰等明星助阵公益宣传

  ©WWF-Canon Folke WULF

  公众对禁贸认知有待提升

  研究结果也表明,公众对象牙禁贸的认知度仍有待提升。在象牙禁贸全面落实的同时,有必要采取配套措施普遍提升公众对象牙禁贸的了解,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从而有效减少对象牙制品的市场需求。

  中国象牙禁贸令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据专家介绍,英国、泰国正在推动相关法令出台,新加坡表示考虑禁贸,法国也宣布管控象牙贸易的强化措施。

  关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1961年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工作也扩展到濒危野生动物与栖息地的保护、气候与能源、淡水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绿色金融、市场转型等。

  关于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

TRAFFIC创建于1976年,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支持成立的野生物贸易研究项目,其目标通过对全球野生动植物贸易的监测,保证贸易不危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TRAFFIC 总部在英国,1996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并于2001年在WWF办公室设立中国项目,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医学界、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使药用动植物的使用逐渐找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有效地遏制非法的野生药用资源贸易。


上一篇:“家乡”是他们记忆中一个模糊的影子

下一篇:为迎合市场趋势,传播易只收1%的广告平台费

猜你喜欢

打造“一带一路”光影标杆,佛山照明点亮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

2025年9月9日,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德崇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该项目灯光解决方案提供商,佛山照明深度参与整体灯光设计与实施,通过1.1万套定制化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布局,将吴哥窟“

1周前

“薇笑阳光计划”见证中国品牌担当,薇诺娜树立专业公益新标杆

高原紫外线强度远超平原地区,长期暴露不仅导致皮肤晒红、晒黑,更可能引发光线性皮炎、色素性疾病甚至皮肤癌前病变。然而,由于医疗资源匮乏、防晒意识薄弱,很多当地居民直至病情严重才寻求治疗,错失最佳医学干预

3周前

从受助者到“燃灯者”:富邦华一“优师计划”助学金结出硕果

自2021年承担国家“优师计划”培养使命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孟宪承书院为育人平台,创新构建“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聚焦五维能力即奉献精神(Devotion)、反思探究(Reflection)、

1个月前

发挥供应链优势,京东调集物资支援北京防汛

近日,北京市密云、怀柔等地以及河北省承德、张家口等多地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升级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灾情刻不容缓,各地加紧抢险救灾,有关受灾地区救援救治

1个月前